文章转载自: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77767/

在分别前,电车声已遥遥在耳,望着对方的眼睛,大声说“我喜欢你“,不是乞求不是自怜不是悲叹只是要坦率的做个决定”尽管命运跟我们开了玩笑,尽管现实无法改变,我拥抱这命运,接受这现实,并仍旧喜欢着你”

这样的情节,好像只出现在日剧里。还记得一个女生大声喊“完治,喜欢你”,笑得弯弯的双眼里或有泪水。即使少儿向的动画作品里,浅仓南也在最艰难的时候镇静地表白“喜欢达也”。

年仅十六岁的女生,父亲死于战争,母亲常出远门,除了上课之外还要负责家里老小的饮食,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已然早熟——有责任心和自制力。而当同学有需要时,她在深夜里帮他们刻印,带动清理“拉丁区”的行动(日本人到底是有神马法国情结)更显明慧——热心且具行动力。
而当她极委婉——姐怀疑大概只有东方人能体察——的向男生表白时,后者回应“我们可能是兄妹。还真是戏剧情节”。影院里的观众发出轻轻的笑声,然极短暂,因为之后他们没有上演任何戏剧化的情节。她没有哭没有叫,他也没有咆哮没有捶墙。没有兄妹相认也没有死去活来。他不再提及此事,她还是以“君”称呼他,一切回到从来,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这样克制的表现和处理危机的情商远远超龄了。只有在她扑进妈妈怀里痛哭失声的时候,才露出少女应有的模样,在平静礼貌的互动之下深藏的感情,仍旧是少女的初恋。

他们和那些聚集在“拉丁区”里醉心社团,为“拉丁区”的存亡不懈斗争的同学们,显然了一个民族的面貌——古老而不迟暮。就像“拉丁区”一样,他们处理生活中这些“戏剧化”情节的方式是文化的遗留,他们生活的环境抹不去战争留下的痕迹,但他们同时热情而富有朝气。战争已经离他们远去,奥运正向他们招手。
他们不仅让“拉丁区”焕然一新,今后也将会把这个国家民族的灰尘垃圾都清扫干净把破旧残缺都修葺替换。亏得他们,旧楼不需要舍弃,过去的历史文明不应该抛却——至少本片是这样希望的。

横滨的海岸和市貌,学生的制服和生活,片中的插曲,充满了怀旧的气息。旗语和男女主角的身世,将一个在战争中死去的日本与战后新生的日本连接起来。日常生活的平静,每个人对未来的希望,显示出对未来的向往。
而这些情节与画面的光与色彩结合得恰好,就像那副画一样。

影片结束后走在我后面的两个女生讨论说“这种情节要是法国拍会演变成浪漫爱情片吧”。其实如果把这个情节放到现代的日本大概也会发展出类韩剧的桥段。有些东西,去难再返。

PS:姐特别喜欢片里的眼镜男,理由不明。在校长来监视的时候本来意见相左几乎大打出手的学生默契地集体合唱的场景格外有爱。其实我之前对于小津电影里出现的“大家吃着饭突然唱歌”的场景不大能理解,对照这部电影来看,在日本的某个时期,这种莫名其妙就集体合唱的行为似乎是很正常的……

PS:男主手受伤时,要女主帮忙做的是用于油印的纸模,八〇年代学校仍然是油印试卷的(有时候写完卷子手都黑了有木有)。
方法用一种特殊的纸(很薄,表面油质,经折腾),底下垫钢板,然后有一种专用的笔把要印的内容抄写上去,纸上便会留下字的刻印,然后就可以拿纸去油印了。
如果抄写时用的力道太轻,纸上的字痕太浅,印出来的字迹会过淡甚至无法辨认,如果力道不均匀,自然也会印出很丑的东西来。对于集中力和腕力还是有要求的。
一般该是男生做这件活计较好,但是因女生给人的固定印象是“较细心和整洁”,所以臂力过人的姐在三四年级上常被老师召唤去做这项工作——好处是刻卷子的人自然不用参加考试。开始只是数学老师,还可以应付,后来语文老师也把我当召唤兽,一张卷子刻完手腕就酸了。所以这项工作是非常累人且很花时间和精力的(刻错一个字就报废了,要重新刻)。在男主手好了之后女主仍自愿帮助做这件事,那是真爱啊……